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禮儀師の奏鳴曲


「おくりびと」(英題:Departures)
導演:瀧田洋二郎 主演:本木雅弘 広末涼子


本片描畫出一名入殮師由入行的心路歷程 – 最初又驚又恐,隨著師父替遺體清潔與化妝,藉以看盡生離死別,遂對入殮師行業賦予一套截然不同的意義。

本片成功揚威的地方,一在於入殮師是個新鮮的題材,二是死亡向來是亞洲人的禁忌;再而帶領觀眾進入殮師的角度,激發對死亡及殯葬業這類厭惡性工作進行反思。影片中最為觸動本人的,是主角從師父身上體驗到入殮師的神聖職責:冷靜地為亡者重現永恆之美,讓親友目睹故人最後一面,當中包含了優雅的舉止,以及一種至高無上的愛。

片中經典的台詞,有火葬師感歎:『死可能是一扇門,逝去並不是終結,穿過那後,走向下一段旅程。作為看門人,我在這裏送走了很多人。說著,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這誠然是對死亡的一種看法。可是,片中對死亡意義的揣摩就此打住,總是覺得言猶未盡。故事前部鋪排的許多情節,好不容易發展到此關口,感覺上有點頭大尾小,作為觀眾的我彷彿被懸在空中。

若論探討生與死的電影,夜小孩還是推崇(或許是認同感較重吧!) 2007年由Jack Nicholson及Morgan Freeman 主演的《The Bucket List》。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Rialto - Monday Morning 5.19

儘管這已是1997年的作品,而且Rialto亦僅出過兩張,久不久我便會「毒癮」起,拒抗不了一聽此曲一回的誘惑。


記得當年有DJ形容其旋律為史詩式。在Rialto的音樂中,你能找到腿了色的華麗。在Monday Morning 5.19一曲,歌詞上讓聽者代入歌者的角色,追索他猜忌情人的思路歷程,如何替情人找藉口,繼而想像她紅杏出牆…


該樂隊似乎生不逢時,兩度被所屬唱片公司遺棄。後來主音Louis Eliot更轉為Solo。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The Reader

The Reader (Der Vorleser) by Bernhard Schlink


一位十五歲的青年Michael Berg,迷戀上比自己年長十年以上的女人Hanna Schmitz。除以肉體的關係主導,在女人的要求下男孩在性事前後向女人朗讀古藉。事隔十載,青年在旁觀審判納粹德軍暴行的法庭上重遇故人,方知悉對方曾為集中營護衛。女人為了掩藏某項秘密,不惜承擔謀殺罪名。

有別於一般納粹德軍大屠殺,此片由受千夫所指的德國人為出發點。除了青年拒絕在近人面前承認女人的存在以至被動式背叛了女人而產生的悔疚、女人在庭上昂然捍衛自己的一套公義之外,小說深沉地刻劃了好些道德沼澤地:二次大戰令德國的年輕一代對父母所為懷著鄙視與無名的罪咎感、忘年戀兩性關係是否存在實力懸殊的角力、愛上一個罪孽不容於世的人是否可辱?

小說第一身(Michael Berg)的身上,有著強烈的抽離感。由認識Hanna開始,青年便感到與一向以來認知的家庭訣別。在與Hanna交往時,她始終是難以觸摸及有所保留,儘管每次吵架時青年都低頭回到她身邊,卻是滿懷忿恨,更發展至在意識層面上背叛了她,在友人面前從不承認她的存在。

女人(Hanna Schmitz)在小說內常表現出過於激烈的憤怒,教青年無所適從及覺得被拒絕進入女人的世界,事實是她一生只為了保存自己的顏面自尊而奮鬥。對於自己目不識丁自卑得要不惜一切代價來隱藏,這解釋了她日後調職,當了集中營的護衛,和後來承擔了極大的罪名。

女人在考慮接受集中營護衛一職,動機是要逃避他人識破自己不識字。庭上審判時,女人作供指稱為了維持紀律,而不釋放被關在著火的教堂內的囚犯,在她的角度似乎是恰如其分的。從她的邏輯思維中,會發現一種對道德對錯的漠視。她盡於職守的程度,蓋過對是非黑白的判斷,是她被旁觀者唾棄之由。

作為讀者,我第一個感覺是很不自在,伴隨也有同情。這個同情源自於如果自己身陷同境,難保會作出「事後世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抉擇」,正如女人在庭上反問法官:「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道德的對與錯,會否因應時間而改變?


最近此部書已被拍成影片: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Pandemonium

Pet shop boys的歌,不期然會學會一個個艱深的英文Vocab。從Pet shop boys 的最新專輯Yes, etc. 中,Pandemonium是第一首吸引我的歌曲。Pandemonium意謂地獄、大混亂。這首曲節拍快強,本人會聯想起在Very一碟的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讓人朝氣滿溢,想不一顧切往前奔走。

細看歌詞後,更感到不得了。不論情人多麼任性橫蠻不知所謂,還是令歌者不能不迷倒,自己的世界被對方搞得天花亂墜,卻快樂得如身處極樂世界。愛情的不可思議,在歌詞上表達得淋漓盡致,教夜小孩愛不釋手,不由分說地把這首曲播它十多遍。

To me, I'm living in ecstasy
My world's gone mad, what did you do?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

作者:村上春樹  著 施小煒 譯


村上春樹少有地正面寫關於自己人生中的一個重要堅持:就是在四分之一個世紀裡,每天跑步。以詞彙出現的頻率計,這是一本完完全全關於跑步的「回想錄」(按照村上的說法)。字裡行間,卻是透過跑步這個切面來寫自己。

夜小孩也不敢想像不間斷地跑上一個小時以上,但日復日的運動乃鍛鍊忍耐、集中力的最佳媒介。作者道出,作為小說家,成功要素除天賦外,便是忍耐、集中力,尤其在年華消逝時後者更為重要。

追隨村上春樹的小說多年,當然很想一窺大師他創作的心路歷程。作者形容自己沒有泉涌式的創作靈感(實在是過謙了),倒要「手執鋼鑿孜孜不倦地鑿開磐石,鑽出深深的孔穴」。為了能在漫長的人生上保持身體於穩定狀態,便得奴役身上的肌肉,為寫出好小說而付出汗水與艱辛。是一種人生態度吧!長跑並非為超越他人,並非為個人勝負,而是為了挑戰某個預先設定的目標,孜孜不倦向著目標奔跑,以雙腿一步一步跑到最後。作為也提到,通過肉體的痛苦,而肯定到自己的存在。這個論調讓我想起Descartes的“i think, therefore i am”;在此這個原型便要改為“I run, therefore I am”了。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天使與魔鬼  Angels and Demons



Director: Ron Howard
Cast: Tom Hanks, Ewan McGregor, Ayelet Zurer




自然的,入戲院前潛意式裡期待著一個關於天使與魔鬼的故事◦可是,看畢戲後卻對天使與魔鬼的身份滿腹狐疑◦ 

天使
天使可說佈滿整個故事◦在片中天使乃為光明會的隱藏標紀,指出光明路徑◦主角亦由天使的指引追查被兇徒殺害主教的下落◦天使作為引路者的標籤,與聖經所述不謀而合◦

片中誰堪當天使?片中教廷中的各主教或神職人員,表現出的是一派容易被輿論蒙蔽的一群◦電影中最後一幕,一位紅衣主教向主角道:你是天主派來保護我們的使者,主角當然加以否認◦但依據故事的情節來看,主角為教廷化解了危機,無論他承認與否,也的確是一位上天派來的天使了◦


魔鬼

電影中差不多都沒有出現魔鬼的象徵物,或許是電影中有點不均勻之處◦

總司庫聘來劊子手,借光明會為幌子,自編自導一番以謀取教宗寶座(憑他孑然一身竟能構思出如此驚天動地的陰謀實在不可思議呢)◦然而,我較有興趣知道的,是這位墮入魔道的神父的心路歷情◦片中交代不多,只道他怪罪以故主教過份開明接受科學觀點而暗殺他,並布局借光明會之手殺害四名主教,以牽起教會與現代科學派別的爭議,企圖令教會走回封建的舊路◦至於此神父的入魔經過,甚至可否就此判斷他便為魔物,大概只能從原著尋求了◦


本影片較令本人深刻的一道,莫過於人人都有私慾偏情,那怕你是更德高望重之輩◦誠然,本片非思考導引型影片,還是以其緊湊的節拍劇情,以及輿論爭拗賣座 ◦這部電影被教會人士評為歪曲事實◦既然這不過是一本小說改編的電影,當然有很多是虛構的情節,又何必煞有其事地長他人志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