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Syriana

油激暗戰
Director: Stephen Gaghan
Cast: George Clooney, Matt Damon, Chris Cooper
原著:“See No Evil” by Robert Baer


Syriana很不荷利活,儘管陣容中粒粒為荷利活巨星。說它很不荷利活,皆因影片亳無畏忌、赤裸裸地把美國與中東政經界的黑金政治暴露人前。不謀而合,石油也有黑金之稱。

故事線有數條。自己較喜歡的是關於納瑟王子(Prince Nasir)的一環。納瑟王子乃石油王國的王子,他僱用了能源分析師Bryan Woodman(Matt Damon),協助他改革國家的大業。他擁有遠大的抱負,勵志要革新國家:成立國會、給予婦女投票權、建立獨立司法制度、在中東設立石油交易所,讓國家可賺取收入,用以建設國家。父王不願反抗美國,讓親美的王弟繼承王位。

一名中情局幹員Bob Barnes(George Clooney),上司要求他完成最後一項任務 – 刺殺納瑟王子 - 便可升職。可是,在這任務中他被出賣,更被遭到拔指甲的酷刑。事敗後,中情局決定讓Bob揹黑鍋,以平息事件。一生效忠國家的他深深不忿而進行調查,才得知納瑟王子不讓美軍在其國建立基地,所以招惹美國不滿,並得知自己畢生的工作是被利用。他決意向納瑟王子告密,可是最終還是沒來得及,兩人均被中情局殺害。

本片突破了舊框框,不以大量喧染式爆炸或驚悚懸疑為招徠,有的卻是原始粗野的暴力血腥畫面,在在烘托出權力政治(realpolitik)與金錢相互利誘關係及當中的醜惡無恥。影片有多個故事線,劇情稠密緊湊。初段驟看支離破碎、紊亂交錯之感,但後來故事圈愈收愈窄,各伏線一環環緊扣重疊起來,拼湊出完整的畫面。

電影的強烈訴求再清楚不過,其要宣洩對美國反恐政策的憤慨。煽情的不再是螢幕上的畫面,而是其中發人深省的題材。在所謂維護美國利益的背後,「美國利益」到底是否意謂狹隘的石油企業或利益團體代表的利益?強國為一己利益而軟硬兼施干擾他國內政,是否於理所容?

作為亞洲人,很少從中東油國的利益出發去思考。美國一向與中東若干油國關係友好,內裡則暗湧連連。王子問分析員Bryan他的王弟和美國律師究竟在想甚麼,Bryan的一席話說得再好不過:「他們在想甚麼?棒極了!.只希望你們繼續做大花筒、繼續吃喝玩樂、繼續住每晚五萬美金的酒店套房,但可別投資於基礎建設或經濟上。待你如夢初醒時,他們早就把你的籌碼吸光,你也將浪費史上最龐大的自然資源!」這也許道出了一些阿拉伯人的心聲。

金融海嘯後,美國國勢盛極轉衰,中東的舊日盟友還會否繼續乖乖就範,聽命於美國的指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